网上购书还是实体阅读?随着阅读方式和电商经济的持续发展,读者对于实体书店的期待逐步发生改变。从场景塑造的新鲜感和服务的多元化到返璞归真的阅读体验,街头巷尾的实体书店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今天是2023年世界读书日。此前,新江苏面向广大读者发放线上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读者的购书途径、购买书籍考虑因素、阅读体验和消费需求等多个方面。从问卷反馈结果上看,书籍质量和价格成为影响读者购书的最主要因素;网络电商和读者多元需求的影响下,仅7.14%的受访者只选择在实体书店购书;实体书店既要承担起文化阅读功能,也要不断尝试新兴业态的转型。
仅一成读者只在实体店购书
网络购物的便捷和电子化阅读习惯的深入,使得实体书店传统的“卖书”功能不断消减。本次调查问卷中,选择只在实体书店购书的读者仅7.14%;近七成读者选择网购和实体店结合,其中书籍质量和价格成为购书时考虑的关键因素。
当网络购物的盛行及消费习惯的改变逐渐侵占实体书店发展空间,读者阅读方式的日渐多元也成为实体书店发展的桎梏。当“一屏万卷”成为现实,数字阅读正打破时空场景限制,被越来越多读者接受。
江苏省全民阅读办最新发布的2022年度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省内纸质图书阅读率为68.68%,较上年下降3.04个百分点,阅读纸质书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全省居民电子媒介阅读率为86.58%,继续稳定在85%以上;电子书阅读率为64.51%,较上年上升0.13个百分点。
双方“博弈”,实体书店探索“自救”
有关实体书店的经营难题近年来屡见不鲜,不少老牌独立书店或连锁书店接连倒闭。本次调查中,55.36%的读者感觉实体书店数量减少,从单纯卖书到将书作为空间元素进行商业化运营,实体书店的生存发展还在经历阵痛期。
“过去大家都追着网红书店跑,我就想把书店开到读者身边。”5年前,陈斌在南京鼓楼区的建宁路上开设了一间社区书房,瞄准社区内部固定读者群。近40平方米的书房内,陈斌划分阅读区和服务区,“提供咖啡和果饮,方便居民的同时也可以额外增加收入。”经过沟通,社区承担书房的房租和水电开支,陈斌则负责运营和书籍。
在陈斌看来,社区书房不仅缩短书籍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还能针对性地提供文化服务。“在社区书房,读者对亲子阅读需求比较高,我们会采购一批亲子读物,周末还举办亲子活动。”运营最好的时候,陈斌同时开设了三家社区书房,除了日常提供阅读和果饮服务外,平均每个月还能承接3-4场的活动。
随着反复的疫情,社区书房陷入困境。“现在的阅读渠道很多,疫情导致大家更愿意待在家里,社区书店没有读者、没有活动,自然没有收入。”2022年5月,陈斌关停了最后一家社区书房,打算暂时离开实体书店行业。“不管什么体量的书店最终都是要让读者有地方静下来,这也会是我之后的探索方向。”
“过去书店是传统书贩的角色,从货源贩来卖给消费者,但这样的模式已经很难生存了。”自入行以来,南京奇点书集负责人杨润康不断探索实体书店的拓展边界,从书籍的单线搬运到知识的重组再造,顺此轨迹,尝试走出一条“独立人格”的道路。
嵌在书墙里的太空舱座椅,大面积使用的亚克力,人工打磨的水磨石,半隔离空间的老木头……当年轻人与纸质书的粘度慢慢降低,在艺廊看场个展,在露台听场民谣,在展演厅参与一场集市……在书、展、演相结合的文化消费空间里,奇点为年轻人提供除书籍以外的各种文化交流方式。2020年起,奇点书集还承办了市越剧团的“遇见夜金陵”首场演出,并成为首批“梅花戏曲角”的试点单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任何形式的文化实践都可看作‘行在路中’,如将其与书籍相结合,实体书店就能找到它生存的依据和基础。”杨润康说。
不只是书籍,在文化社区中寻找情感共鸣
到店签到后开始计时,沉浸式阅读2小时,可自己带书,也可阅读店内书籍,过程中不可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世界读书日当天,走进藏在黑瓦白墙熙南里的三余书社,一场沉浸式阅读挑战正在进行。参与者散坐在书架间,彼此无言,只留指尖摩挲书页的沙沙声。
“我们开放了100个参与名额,没想到不出三日就报满了。”书友的热情出乎书社负责人王帅的意料,“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能让大家放下阅读之外的附加物,真正回到阅读本身。”
经营三余书社前,王帅是一名书店打卡博主。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他会去南京各大书店淘书。“我总会反复读一本书,做读书笔记或者PPT,直到我认为将其完全消化。”久而久之,王帅积攒下大量阅读感悟并积极分享。因此,成立“金陵青年读书会”成了一件顺其自然的事。
“我希望能把这里打造成城市多元文化生活聚集地,有书,有读书会,有文艺活动,也有能让人身心完全放松的氛围。”从单纯分享读书感悟的读书会,到话题领域更为宽阔的圆桌派、观影会,王帅已组织了近40场阅读相关活动,书友群扩大至2000余人,许多从四面八方而来的读者,在书的围拢下产生了奇妙联结。
“我们常说,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如果有一个场所能消弭‘阅读隔阂’,让大家体会到情感共鸣的乐趣,那一定是书店。”王帅说。
和三余书社类似,店龄只有半年的拱廊计划除了日常售卖书籍,也将更多精力放在“文化社区”的塑造上。店长高伟博介绍,当前许多读者来到书店除了提供阅读服务外,在独立阅读空间和文化活动上也有期待。“文化社区应该是包容且也具备不同功能,所以我们配置了自习室,还会开展电影放映和书籍探讨活动,让不同年龄的人群来到这里都能留下来。”
对于读者不愿意走进实体书店的一部分原因,在高伟博看来,更在于书店自身定位模糊。尽管实体书店的生存与经营常被外界讨论,高伟博却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在图书价格上,实体空间确实无法和电商竞争,但可以利用实体场地再造更多可能,开拓更多元的经营模式,让读者和居民对有‘触手可及’的踏实感。”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喻婷 柏丽娟
编辑: 喻婷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