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新增备案专业1773个、撤销专业点804个。
高校专业的质量和结构,直接关系高等教育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新江苏了解到,为呼应国家战略、紧扣时代需求,江苏各大高校新增了121个本科专业。
新专业中“智慧”“智能”是高频词
今年江苏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11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10个。南京大学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东南大学新增“智慧交通”、河海大学新增“智能制造工程”、南京农业大学新增“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智慧农业”、南京林业大学新增“智慧林业”专业……新江苏注意到,新增专业名称中,“智慧”“智能”频现。
“今年,学校新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科学基础,成为‘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人工智能高级专业人才,这也和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南京林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京农业大学在此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也出现了智慧农业。校方表示,该专业面向农业生产管理数字化、精确化、智慧化等方面,培养智慧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
新江苏了解到,此次“新增”包括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和新增审批本科专业两个方面,前者是教育部现有专业目录中已有的专业,只是部分高校增设;后者则是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和专业目录中没有的新专业,如河海大学的“智慧水利”、南京林业大学的“木结构建筑与材料”和“智慧林业”。
新增专业的同时,江苏还撤销了41个专业点,2个专业调整修业年限。江苏大学、常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撤销了部分专业,其中不少为艺术类和管理类专业。如常州大学的“服装与服饰设计”、江苏大学的“雕塑”和江苏师范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等。
“专业的适当缩减是为了紧扣时代需求,优化布局,希望帮助学生更好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更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温潘亚说。
立足本校优势,学科交叉融合诞生新专业
从此次新增专业看,不少高校积极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专业不断涌现。同时各校还结合自身特色,新增设一批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此次获批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5个都聚焦应急管理领域。学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工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江苏省产业发展急需,已实现了7个应急管理类专业全覆盖。
为适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及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队伍的需求,2022年9月,南京财经大学新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将正式招生。温潘亚介绍,新增的专业正是为了履行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我们办汉语言文学专业特别注重办出学校的特色,侧重于对财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温潘亚特别指出,如今国家强调粮食安全,学校正是希望利用前身为南京粮食经济学院的优势,通过汉语言文化人才的培养,向国内外传递这一观念。
中国药科大学新增的食品营养与健康、生物医药数据科学2个本科专业都有着极强的学科交叉性质。前者不仅要灵活掌握食品科学知识体系,还要掌握化学、生物学和营养学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后者则要学会使用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能力以及大数据方法来处理医药相关领域的多层次工作。
“药学是学校特色,学生将在熟练掌握医学、药学知识基础上,增加统计学、计算机等知识储备。”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院长钱海告诉新江苏,新设专业有利于学院学科的集成发展。“当前理学院中设有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当新招这一交叉学科本科生后本硕博便可以打通,形成完整的人才梯队。”
海洋、乡村、“一老一小”......新专业呼应国家战略
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从此次新增专业看,江苏也切实履行这个原则。
东南大学申报的海洋信息工程、智慧交通、密码科学与技术3个新专业,分别对应国家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大数据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需求。
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深入,扬州大学新增备案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智慧农业三个本科专业面向乡村振兴“做文章”,比如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就符合新农科建设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新生儿听力筛查内涵不断拓展的背景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此次新增了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专业,致力于为“一老一小”织密安全保障网。“学院制定了精细的人才培养方案,首批拟招40人,本科前三年在校内学习,大四开始校外实习。”该校康复科学学院教师许海燕介绍。
专业调整后,师资力量是否“过硬”?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温潘亚透露,南京财经大学新增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强大,中文系拥有能胜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38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15人,专业现任教师均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面对‘新专业’,我们要有更理性的认识,不盲目跟风也不望而却步,希望有更多学生报考。”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郭蓓 强慧娟 徐春晖 周永金
编辑: 强慧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