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桑子落,一箔千两丝。小小蚕茧落在江苏兴化,绕出了一段蓝色的“锦绣前程”。从广交会的最后一排,到“江苏最美人物”的颁奖舞台,从负债300万的水乡小厂,到销售额过7亿的丝绸集团,20余载创业路,大地蓝绢纺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香莲完成了破茧般的蜕变。
力挽狂澜,一己之力让工厂起死回生
时间拨回到1999年冬天,接到山东莱阳绢纺厂的供货订单时,戴香莲正在车间里做蚕丝检测,忙得一刻也不停歇。
这一年,尚是绢纺厂化验室主管的戴香莲做了一个外人看来极为冒险的决定:接管面临倒闭的绢纺厂,揽下绢纺厂所欠的300万债务。“厂里有40名工人,背后就是三四十个家庭,不能倒。”工厂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戴香莲边干边学、东挪西借,苦苦支撑着。
11月,秋季广交会开幕。为了在全国绢纺行业展销会上宣传产品,从未出过远门的戴香莲第一次坐上火车,揣着忐忑一路南下。座谈期间,不在邀请名单的她没有发言机会,只能听别人讲。“再不争取,就没有机会了。”散会时,坐最后一排的她,猛然起身,大声向参会者介绍起企业,一下牵住了所有人的目光,“我来自江苏兴化最小的乡镇,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我们有优质的蚕桑制定,请放心我们的产品!”
她的真诚成了座谈会最大亮点。很快,山东莱阳绢纺厂与戴香莲签了年供应80吨桑绵球的合同,200万元的预付款一下让绢纺厂活了过来。质检员出身的戴香莲一心一意抓生产,在质量与信誉的双重保证下,泗阳绢纺厂、无锡绢纺厂等企业接踵而至。仅3年,戴香莲就还清了所有债务。
修条“丝绸之路”,带动乡亲走上幸福路
2003年,受原材料价格上调影响,我国绢纺出口下降。戴香莲的绢纺厂也陷入低谷。和初出茅庐时相比,此时的她清楚地知道只有创立品牌,才是掌握了主动权。
时隔两个月,大地蓝绢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从专注原料转向生产蚕丝被、蚕丝毯等丝绸产品。如云如瀑的蚕丝间凝结着戴香莲对丝绸产品近乎苛刻的要求,一次次的品质升级与技术改造,让大地蓝牌蚕丝被跻身成为“中国名牌”中的一员,为戴香莲的创业故事翻开了新的一页。
如今,大地蓝在全国各地拥有150家门店,开发了丝巾、围巾、睡衣等300多个蚕丝产品,从40人的小厂跃升为800人的集团,总销售额达7.31亿元。
一缕蚕丝编织锦绣历史,一枚蚕茧缠绕阡陌之意。产业发展的同时,戴香莲开始思考更长远的企业意义。2018年,她在千垛镇建起丝绸文化园,让工业与文旅的融合在“大地蓝”图上绘出诗意一笔,也让赓续千年的桑蚕文化走向蜕变之路。
丝绸文化博物馆从嫘祖养蚕缫丝说起,四合院特色民宿还原水乡农耕的田园意趣,桑园农家乐再现“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的自在盎然……依托工业旅游,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于蓬勃发展的文旅项目中。2020年,丝绸文化园为千垛镇增加旅游服务业收入1800万元,农副产品销售收入450万元。
对村民们来说,戴香莲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为带动更广泛的就业,她建起6万亩桑蚕基地,与村民签订惠农合同,安排技术员进行跟踪服务。“我们几十户残疾人有100多亩地,不能干重活,就种桑蚕,已经13年了。”提起戴香莲,千垛镇东罗村的马保荣满怀感激,“别人18元收,她就20元,不让我们吃亏。”桑蚕收购价易受市场影响,为了不让蚕农受半点经济损失,大地蓝多支付了近700万元的收购成本。
护好创业梦想,倾力扶持“她力量”
直播带货如火如荼的今天,戴香莲也没有错过机会。“直播间就是专卖店,减少中间环节,也能带动更多女性创业。”大地蓝的直播间里,常能看到并不年轻的身影,不熟悉直播规则的她们稍显突兀,但戴香莲有自己的考量。“公司里有很多年纪偏大的下岗女职工,能帮就多帮。走出去的员工想回来,公司的大门随时为他们敞开。”
回忆起创业历程,戴香莲曾一次次陷入绝境,又一次次被“救”起,现在,她想拉起更多的“戴香莲们”。
对佐伊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邹武俊来说,戴香莲就是她的伯乐。“我们是大学生创业团队,做短视频想变现,但迟迟没有机会。”困境之时,有人建议她寻求戴香莲的帮助。“开始觉得是天方夜谭,集团老总怎么会理我,但意料之外,她像姐姐一样帮我们创业,她说只要我不放弃,她就一定不会放弃我。”邹武俊的短视频账号已收获百万粉丝,千万点赞量托举起曾濒临破碎的梦想。
20多年的蚕桑丝织里藏着戴香莲永不放弃的坚毅,她用破茧成蝶似的转身,陪着大地蓝一路成长壮大,又以春蚕吐丝般的奉献,守着一方百姓的幸福美满。在她的身上,勇于创业、扶弱助困的巾帼之花正灼灼绽放。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白利振 兴化台记者 卢磊 王蒙
编辑: 柏丽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