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故宫”饱览百件馆藏器物,看“云游敦煌”亲临洞窟品大美戈壁,览三峡数字展体会伟大水利工程……数字化为文化遗产插上双翼,从场馆飞向世界,观众指尖轻触,就能看清一件文物最清晰的纹路。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徐利明呼吁,用数字化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优质非遗数据库。
“非遗既复杂又多元,现在多个部门介入非遗传承数字化工作,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项目遗漏并存的情况,难以合力利用资源。”徐利明在调研中发现,各部门非遗数据库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库标准体系建设的滞后,导致检索功能单一,用户体验感不佳。
“这背后反映了非遗数据库发展相对薄弱的状况,现在,已建设的非遗数据库中,收录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还不全面,省市级非遗项目收录更少。”重传承、轻传播,非遗知识数据库亟需升级。
“建立非遗数据库,本质上是文化遗产传播的内容从表面化、模式化向内涵和纵深方向的拓展。”徐利明建议,大力发展协作共建共享之路,打破行业界限,让文旅、群众艺术团体、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办等部门通力合作,实现资源、智力的优势互补。与此同时,明确非遗信息资源分类标准,加大对原生资源的收集,确保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数字化保护全覆盖。
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利用与传播,数据库的开放性不容忽视。公共图书馆等机构网站应通过推出面向全社会免费服务的非遗数据库,提高非遗项目传承人、研究人员等对非遗数据库的关注度。徐利明说:“在这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可懈怠,要大力发展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保证非遗传承人权益,才能有序地传承非遗文化之美。”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编辑: 童棹凡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