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海,三水激荡,盐带着咸鲜味道的记忆铭刻在祥泰之州的血脉里。12月17日下午,“践行嘱托开新局”全媒体主题报道采访团来到泰州盐税博物馆,看小小一粒盐如何将古盐运河文化绵延下去,不断滋养泰州人民的精神生活。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公元前179年,西汉吴王刘濞为运输海盐,从广陵茱萸湾处的邗沟向东经海陵仓(今泰州)至如皋蟠溪,开凿了古盐运河。它是泰州名副其实的“母亲河”,见证了奔涌不息的运河辉煌,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泰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书写了泰州历史的繁华和荣耀。而江苏盐税博物馆就讲述了曾与田赋有着并重地位的盐税的起源、变革与贡献。
“天下之赋,盐利居半。”泰州自古就是海盐的重要产地,吴王刘濞开拓了古泰州盐场。盐税博物馆坐落在古代泰州上河运盐屯船码头,还原古时“泰坝衙署”繁忙工作的景象。作为泰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标志性项目,博物馆建筑采用清代民居风格,立体地展示了盐税文化发展史。
“泰州是因盐而生,因盐而兴的城市。”泰州文化旅游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叶慧莲介绍。古代泰州因盐税兴盛,盐船齐集,商贾如云,为了将盐税文化传递好,以盐税博物馆“代言”泰州城,他们将做好古盐运河相关文史的挖掘和利用,以及产品开发。
“在不久的将来,泰州城内将涌现各种城市‘小幸福’。今年我们已启动古盐运河文化广场建设,预计明年全部建成。其次,我们将整合开发、保护泰来面粉厂工业遗址,增强盐税文化在文旅方面的复活利用,以增强旅客的互动和体验感。”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编辑: 童棹凡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