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柏丽娟)“看那边,果然是它!”2022年3月4日下午,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名监测人员在沿海滩涂进行监测时,首次发现新物种——蓑羽鹤。至此,江苏盐城沿海成为目前全国乃至全球为数不多能在越冬季野外同时观察到7种鹤的地区之一。
3月是越冬鹤类集中北迁季节,监测人员按照惯例在北缓冲区射阳县境内的沿海滩涂巡视,调查鹤类迁徙情况。在一处池塘边,他们注意到200米外有5只个体的灰鹤群,体型较大的成年灰鹤带着3只灰鹤宝宝悠闲踱步,乍看并无异样。“和丹顶鹤一样,灰鹤也以家庭为单位活动,但带着3只幼鹤的情况不太常见,而且其中一只的体型看起来要小一些,当时就留了个心眼。”
两名监测人员悄声下车,将望远镜对准了“灰鹤”群里的“小个子”,屏息凝神。不一会,一直低头觅食的它垂下尾,抬起头,胸前露出一抹黑色饰羽。他们几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赶忙用相机记录下这宝贵瞬间。“我们对全球15种鹤类的形态特征都很熟悉,立刻认定它是蓑羽鹤,我们还从没有在这里的野外发现过它!”
蓑羽鹤在中国种群数量较少,属罕见的大型珍稀鹤类,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它的头侧、颏、喉和前颈是黑色的,前颈的羽毛延长成蓑状,悬垂在前胸,这是我们辨识它的主要依据。”
野生蓑羽鹤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地或草甸沼泽,湖泊与河谷也能觅其身影。在我国,它主要繁殖于新疆、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自治区),迁徙地见于河北、青海、河南、山西等省,越冬地则在西藏南部,东部沿海鲜有观察记录。
“之前保护区也有过人工养殖的蓑羽鹤,我们担心它是从周边城市的保护区或野生动物园逃逸的,所以对它的来历进行了多方求证。”为确保此次野外记录的科学准确,监测人员将拍摄到的现场图片、视频与鹤类图谱进行了认真比对,请教鹤类研究权威,确认了此次记录的个体为蓑羽鹤。监测人员又向相关机构查证蓑羽鹤人工养殖情况,最终排除了本地圈养个体逃逸的可能。“还需要连续两到三年的跟踪观测,如果再次发现它们的踪迹,就能判断它们是主动来这里的野生蓑羽鹤了。”
截至目前,在江苏盐城沿海记录到的418种鸟类中,鹤类达到7种,分别是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枕鹤、灰鹤、沙丘鹤和蓑羽鹤。
编辑: 柏丽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