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2020年粮食产量达13390亿斤,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在江苏,"三农"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粮食总产连续多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将8000多万江苏人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高标准农田比重65%、农业机械化水平88%,稳居全国前列。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粮食需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刚性增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对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部署。如何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秦光蔚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田长制”,规范从事耕地保护、建设、监督管理及其相关活动,将耕地保护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障粮食安全,重点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既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也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还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
秦光蔚调研时发现,农民作为最广大的耕地保护主体,没有有效组织起来,耕地保护职责不清,执法工作难以真正落实。她建议,以“田长制”将耕地保护管理延伸到终端,构建覆盖全部、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耕地保护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格局。
秦光蔚提出,可将保护耕地纳入各级“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落实“田长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调动各方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对耕地保护成效显著的地方,以提高养老金比例的方式,激励“田长”和农民保护耕地。与此同时,探索建立以最小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属地管理、分级保护、逐级负责。在部门衔接方面,通过组建“田长”与各有关部门单位的信息共享数据链,确保耕地保护各线资源运转有序,形成“田长”基层产生、农民看护耕地、政府保障运行的工作体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编辑: 柏丽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