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深刻折射出时代的脉动与未来的趋势。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新江苏传媒联合江苏省统计局推出特别报道“数‘瞰’江苏75载”,以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数据,勾勒江苏75载发展之变。
常州地处江南腹地,北环长江、南抱滆湖,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自古以来,常州便是商贸繁荣、文化昌盛的典范之地,如今,常州以充满活力的创新姿态拥抱世界,绽放光芒。
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2.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0116.36亿元,常州正式迈入“GDP万亿之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44元,增加到2023年的188366元……常州走出了一条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的奋进之路。
“10116.36亿元”
新中国成立至今,常州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49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5亿元,1972年突破1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1991年、2004年分别超过百亿元、千亿元。
2023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达10116.36亿元,昂首阔步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实现了综合竞争力、资源向心力、区域辐射力、发展影响力的大幅跃升。
“跨越万亿级门槛是常州几十年来产业布局和积累的必然结果。”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武说,这些年,常州稳步地、持续地以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发展,这也得益于这座城市在新赛道上取得的骄人成绩。“从制造业的突飞猛进到光伏产业的一枝独秀,再到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产业的独领风骚,常州总能抓住国内乃至全球的风口。”
此外,加上在苏南模式带动下,长期积累的工业制造业的雄厚产业基础和民营企业扩张迅猛,助推常州具备了抓住风口并迅速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先手能力。
发展不仅让常州经济腾飞,也让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数据显示,经过75年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1986年跨过千元门槛,2003年迈上万元台阶,2023年达到717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08年突破万元,2023年达到40401元。
“全国第一”
从洋务运动的机器轰鸣声中走来,坚守实业的梦想在常州人身上一脉相承。产业大胆探索、蝶变向新,塑造了城市发展新动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常州工业经济在全市经济中仅占10%左右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进入腾飞期,形成了门类齐全、实力雄厚、具有相当规模和区域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198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01年实现千亿级的突破。
2011年,常州用战略性眼光瞄准产业新赛道,相继引进动力电池龙头和整车龙头,2019年下线第一台新能源整车,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了“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网联”的产业闭环,集聚汽车零部件企业近4000家,覆盖90%以上的汽车产业门类。
“常州一直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造业重镇和工业发展明星城市,拥有极为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在胡小武看来,常州能够在规模工业、新能源产业、工业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阔步前进,主要得益于发现机会、抓住机会、转化机会的能力。
平均1秒钟,常州灯塔工厂产线上,就有一块动力电池下线;平均40秒钟,理想汽车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就有一台新能源车下线;在以常州整车基地为半径的长三角区域,实现3小时之内邻里链上配套,朝着万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奋进。
2023年,常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6634.7亿元,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全国前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全市拥有“隐形冠军”企业200多家,中国工业大奖和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双双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围绕‘新能源之都’这一定位,常州应持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依托雄厚的产业积累和资金积累,加快推动以高新技术牵引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持续挖掘新能源产业链的高端价值链,最终形成更领先的创新链、产品链、价值链,并带动相关产业的持续的转型升级,从而擦亮城市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底色。”胡小武说。
“80.6%”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诗人从不吝惜对常州的赞美。常州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新能源产业的领跑,城市的生态环境、文明程度也极为亮眼。
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占比达80.6%,位列全省第一!这是常州“生态锈带”蝶变为“发展秀带”的生动“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逐步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市域特色、可观可感的“两山”理念实践路径。在长江治理方面,常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开展“停拆绿提转”五大行动,重新布局现代化产业链,让“化工围江”、烟囱高耸发展为如今的一江清水、两岸葱茏。
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工业规模实现了翻番,而PM2.5绝对值下降了40%。常州PM2.5年均浓度34.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优良天数比率78.8%;长江常州段水质连续6年稳定保持Ⅱ类,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94.1%,达近十年来最好水平;园林绿地面积由1949年的1.1公顷增加到2023年底的13158公顷;城市公园55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5.7平方米。城市还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金字招牌”。
“在经济发展同时,常州不断改进工业生产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水平,不仅降低了工业领域的碳排放,在环境治理层面也发力甚巨。”胡小武分享,通过考察发现,常州推动溧阳、金坛西南板块的绿色发展、文旅发展,加快了主城区、新北区等环境改造和绿色家园建设。减碳和增绿,一减一增间,实现了越来越低的碳排放总量和城市发展的高含绿量。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同时,常州也倾情谱写万亿之城的“美”与“乐”,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常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4年的10.1平方米增加到52.0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1985年的21平方米增加到79.9平方米。2023年末,城镇、农村每百户居民拥有家用汽车分别达到75.2辆和66.8辆。常州还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全体市民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中共享高品质生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许海燕/策划 燕钰 周永金/文 王天宇/设计 图源:常州发布、常州日报
编辑: 燕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