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的幼儿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如何健全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给幼儿最安心的照护,是众多家庭关注的焦点。“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施行,群众对多元化的家庭育儿指导、普惠型托育服务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省政协委员、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局长潘望洁就如何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工作机制提出建议。
“影响大家入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公办托育机构供给不足,民办托育机构在形式、课程,包括硬件各方面又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家长也不放心。” 潘望洁说。
在课程理念上,潘望洁不建议小孩子过早进入知识的系统学习阶段,“托育阶段其实主要是保育,所谓教育其实只是渗透在我们很多的日常活动当中,并不是说让他去学知识,但是有些机构过早地让孩子去学一些英语数学这些内容,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潘望洁认为社会对于托育的概念存在一定的误解。“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性的,什么时候学什么要根据身心发展规律来,提前学、拔高学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另外有些内容即使学会了也只是暂时记忆。”
因此,潘望洁建议要在幼儿时期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通过户外活动锻炼肌肉群,发展孩子的多种感官能力,呵护灵性,保护创造力。“托育阶段不要过多地去引导孩子们学习知识,需要系统学习的应该是家长,家长要通过学习确立正确的育儿观,提高育儿能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潘望洁建议结合江苏实际,完善关于3岁以下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除了要明确幼托机构的场所、设施等硬件标准外,还应明确托育机构工作人员资格等软件标准。另外要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监管,确保托育服务质量,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潘望洁也呼吁社会增加普惠托育服务的供给,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要开办托班,并鼓励扶持普惠性的民办托育机构发展。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周永金 冯晓丹
编辑: 周永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