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孙秦旺) 今天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记者从江苏省公安厅获悉,全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质态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2022年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9.5%,创历史新高。
擦亮平安底色护卫万家灯火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更是人民公安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022年,江苏刑事案件破案率上升2.7%,发案率下降8.5%,全省八类严重刑事案件破案率保持在95%以上。全省现行命案连续第五年全破,30起命案积案沉冤昭雪,最长的沉积时间达32年。
持续组织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断链”等一系列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及时发现、有效封堵涉诈网站105亿次,拦截诈骗电话4.8亿次、诈骗短信9000余万条,全省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15.3%、3.1%,破获案件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7.6%、69.3%。深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整体绩效居全国第一。
主动谋划开展“苏安行动”,全力投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先后开展15轮治安集中清查和875次临查临检行动,全面推行后半夜巡防、节假日警务、常态化清查,每天5.1万名警力巡防在大街小巷,日夜守护着百姓安全,省内11个治安复杂地区、121个突出治安乱点全面清整,“两抢”、寻衅滋事警情同比分别下降9.9%、16.7%,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
以“简”促优群众办事方便快捷
2022年,江苏公安先后推出《江苏省公安机关助企纾困十项措施》《全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双十条”措施,完善企业人才落户政策,开通“绿色通道”办理居住证4万余张,为2.13万名商务、就业人员提供便利,查办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等犯罪4700余起,江苏出入境证件办理更加便捷,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实施“减材料”“减跑动”攻坚行动,实现小汽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危化品运输许可“全程网办”,全省885个派出所建成“综合服务窗口”,无数企业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一站式”的服务。
在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方面,江苏公安建成应用135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集中开展警情源头治理,大力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等突出问题,执法质量不断提升。出台疫情防控、街面警情等执法标准11项,形成现行有效的江苏公安执法标准61项,为民警精准执法提供可操作的指引,越来越多的“教科书式执法”受到群众好评。
2022年,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模范公安单位”称号,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等6家单位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他们是江苏公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缩影。
22名民辅警因公牺牲,最小只有19岁
一年来,全省公安民警忠诚履职、无私奉献,战严寒、斗酷暑,全身心投入更高水平平安江苏建设,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充分褒奖,全省共有39个集体、66名个人获得“国字号”荣誉,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10个集体、23名个人荣立一等功,党的二十大代表崔圣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王恩鹏、“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孙益海……这些一个个闪亮的名字,都是新时代江苏公安队伍的杰出代表。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就在一个月前的2022年12月11日,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四中队长、三级警长宋祖钦,在执行集中清查任务时,突遭逆向逃窜的轿车撞击执勤车辆。面对危险,他首先想到的是保护战友,自己却身受重伤,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因公殉职,享年44岁。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广大公安民警辅警总是冲锋在前、无惧牺牲。2022年全省先后有9名民警、13名辅警在工作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498名民警辅警负伤,牺牲中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只有19岁,他们用生命践行了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
编辑: 孙秦旺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