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货车司机码是红码,引导到封闭区,我来处理。”溧芜高速高淳新区出口来宁查验服务点点位长邢盛接到前方查验点的消息,穿戴好防护设备,走向实行封闭管理的缓冲区。
每天,溧芜高速高淳新区出口的通行车辆在1200到1300辆左右,节假日能达到2000辆,以货运车辆和通勤车辆为主。虽然该点途经车辆不涉及跨省跨市,但车都直接从高速驶来,情况复杂,一些有重点疫区行程史的货车也会从这个出口出。4月1号,高淳区交通局考虑到高速点位责任重大,选派邢盛担任点位长的工作。
点位分为三个区,分别为收费站、引导分流区、检测区。不同区域的工作人员分属不同单位,有市交管局、区交警大队、属地街道工作人员等。一旦沟通不及时,车辆就会堵上高速,邢盛刚来的时候,最久的一次从早上七八点一直堵到晚上十一二点。因此统筹各方人员,建立起高效的沟通机制是邢盛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成为点位长的第一周,邢盛只看得到堵,却不知道从哪里疏,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仔细观察并不断优化。在多方商讨下,现在该点位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模式化的运作流程。
“前端交警分出快速通行车辆,检查完直接放行,不能快速通行的车辆则引向检查点进一步检查。”邢盛介绍,“为了减少出口压力,我们还在检查点位后方300米的一条封闭道路上设置了缓冲区,实行封闭管理,用于有重点疫区行程史的货车停靠和接送。”
当高速内部开始拥堵时,点位接到前方消息还会立即切换通行模式,临时封闭进口,全员上阵疏导拥堵车辆。现在,晚高峰之后就不会再出现拥堵现象。
在邢盛看来,高速出口点位的点位长更像是领头雁。面对突发情况,点位长需要果断决策,及时调整方案,才能在保障防疫安全的情况下,维持关口的正常运转。
“有问题现场解决”是邢盛的风格。流程改变、人员调配,只要是利于点位运行的事,现场定了就要立马执行。当邢盛发现点位检测的速度总是提不上去的时候,他立刻申请增派两名工作人员,从一辆车4个人分流程的检查方式改为“一包到底”,从信息登记到核酸检测都由一位工作人员完成,车辆通过的速度明显上升。
面对突发情况,点位长更要临危不乱。每次出现红码人员,邢盛都坚持亲自处理。“我不乱他们也不会乱,面对红码,我作为点位长有责任冲在前面,这样也能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减低他们心理的恐惧感。”
4月中旬,有几天温度高达30度,路上的车辆又多。为了防止司机聚集,邢盛和工作人员一道顶着烈日往返于检查点和高速收费站之间,到驾驶室窗口给司机进行信息登记。这150米的距离,他往返走了8个小时以上。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徐春晖
编辑: 徐春晖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